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 4, 2008的文章

「雜亂」與創作心靈的再思

「雜亂」一語取自前書,而類似的用語有「複雜」、「複合」、「混沌」等等。 如果我們活在一個「雜亂」的世界,我們是在「雜亂」之中被化育出來的,那麼為何我們如此需要一個井然有序的思維模式、對世界提出井然有序的解釋? 這豈不是一種違反存在本質的現象? 或是這樣的思索也是出於一種井然有序的動機? 我的超領域直覺,要我放下why的問題,而轉向how的思索。若「雜亂」是一種存在的實相,我們如何像魚活在水中一般自然而親切地接受它? 這令我聯想到創作的心靈。 如果說,「雜亂」令人感到恐懼(特別是那些在井然有序的理論下栽培出來的人),那麼在我的經驗中,創作的心靈,便是天天在面對這種局面的人。 每次的創作,都好像面對一個「雜亂」的世界,甚至身陷「沌混」的迷霧之中(後者在字面上似乎更合適),創作者必須有勇氣在其中尋索蛛絲馬跡,使得創作的行動慢慢成形,當行動得以持續,最後的成果-創作物-自然就會完成,正如懷胎十月一般。 因此學習、或說嘗試去創作,似乎是使我們更貼近存在的「雜亂」本質一種很務實的辦法。 此時另一個具有啟發性的觀念進入我的腦海。在尋索蛛絲馬跡的過程中,創作者不只是嘗試著用一種「井然有序」的方法論來操作(我們如何使用一種違反本質的手段去滿足本質的意義呢?),那麼那些在創作上真正卓越而有效率的人,他們又是如何辦到的呢?我相信,他們正是最熟悉自身「雜亂」本質的人,在尋索過程中將「井然有序」的期待與「雜亂」本質之間拉据的消耗降至最低,用句簡單的話來說,好的創作者往往也是最熟悉自己的人,如此方能在「沌混」迷霧中尋索的過程裡,呼喚出自身最深刻的存在。

上帝所定的秩序

翻開序曲,坦白說,不是一個夠吸引人的情境。然而當好不容易將作者設定的故事讀完後,作者所要探討的主題「數位世界」終於登場。 在提及數位世界與實體世界的一些不同點後,真正開始引人入勝的主題才登場:(舊的)實體世界法則「不只引導辦公文具商店的陳列方式,也引導著企業、政府和學校的組織方式。」「從管理架構到百科全書,還有孩子接受的學習課程,甚至是對什麼事物值得相信的取決方式,我們都是根據受制於物理定律的世界而設計的原則,來組織我們的思想。」 其實這裡讓我想起另一本書:《混亂管理學》( A Perfect Mass ),雖然二者或許想達到一些共同的目的,但所設定的前提似乎有些不同。 繼續往下走,開始漸漸觸摸到問題的核心:「這趟旅程將帶領我們走出亞里斯多德的世界」「十八世紀的百科全書編纂者按照字母順序編排主題,卻因此被扣上『違反上帝所定秩序』的罪名」「資訊自由是不夠的,資訊還得『雜亂』(miscellaneous)才行。」 在這裡,我將這段話所探入的本質問題,大膽地寫下一行字來描述: 上帝所定的「秩序」= 雜亂 (Miscellaneous) 不知在什麼樣的力量驅使下,我繼續推論,寫下另一行更刺激的公式: 對「井然有序」的期待 = 魔鬼 (待續) ※註:在我的書上,或許反映我的心思,這兩行字最右方,我都加上了小小的問號......

新書入庫《亂是一種新商機》

英文書名: Everything Is Miscellaneous: The Power of The New Digital Disorder 光是中英書名的對照,就可以解讀出許多事。我不想得到「中文讀者比較膚淺」這種結論,但對於抽象原則缺乏興趣的環境,對於超領域心靈的旅程著實充滿障礙。 在走進書本之前,我先讀了書的背面引述幾段名人推薦語: 「不管你喜不喜歡,這個世界就是一團亂,而且有網路在不斷摧毀各種規則,世界只會更亂。你做的是......讀這本書,好明白為什麼混亂沒規則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。」 「我還以為我很了解這個世界,大衛‧溫柏格卻把一切顛覆了。這本書解釋了數位資訊中所發生的急遽轉變,以及整體社會也連帶被影響而產生的鉅變。」 「從資訊是如何被人組織,一直到知識的本質與意義是如何被決定,本書都有一番解釋,也對我們了解數位革命的影響,有莫大助益。」 我不知道這三段薦語的順序是如何被決定的,並且英文版和中文版是不是一樣(待我查一下),果然是不太一樣。在英文版的書背引述的有五段,中文版的三段分別是英文版的第一、四、三,我猜想大概推薦者所代表的符號意義在中文語境中的知名度、以及這些字句本身傳達的內涵對不同語境讀者的賣點,多少對於此種差異有一定的影響。不過顯然不論什麼語境的讀者,對於「變得更聰明」("make us all smarter")都有很高的興趣(這段薦文的作者不愧為暢銷商業書籍的作家)。 (待續)